刚在购物APP上浏览了一些商品,随后就在下载的新闻资讯客户端接到该款商品的广告推送;在某社交APP上跟朋友无意间聊起育儿经验,稍后就收到母婴用品的广告推荐……
这样的遭遇令不少用户怀疑个人隐私被泄露。记者调查发现,一些APP利用用户上网浏览记录、定位、基本身份信息等要素,实现广告精准推送。
记者在某社交APP上进行测试,先后发布了4条包含信用卡办理、婚纱摄影、婴儿纸尿裤和房产交易的信息,此前记者没有在任何终端发布或检索过类似信息。但不到30分钟,在三个不同的新闻资讯类APP上,某地产企业广告进行了首页推荐,在另一款社交APP上,某婚纱摄影广告做了“头条推荐”。
据业内专家介绍,APP通过分析用户的上网浏览记录,并结合用户定位和性别等身份信息,可绘制成用户肖像,从而实现广告的精准推送。
不少用户质疑:自己仅在A平台发布过信息,为什么B平台能够精准推送广告?长期从事程序化广告研究的专家吴俊告诉记者,A平台根据用户的浏览偏好,将用户的手机打上了“标签”,而这些“标签”与手机的设备识别码是相对应的。当用户使用B平台的相关服务时,B平台可以通过设备识别码来调取相应的“标签”信息,从而实现了跨平台的精准广告推送。
“业内把这些精准推送的广告称为‘程序化广告’。平台根据用户行为给其打上对应‘标签’后,在后台以竞价或自动个性化方式为广告主做精准投放。”吴俊表示,一般情况下,网络服务提供商不会将“标签”对应者的原始信息透露给广告主。
记者发现,多款APP在用户协议中明示:会根据用户浏览痕迹制作用户“标签”并用于个性化广告推送,但未明确是否会与其他平台共享用户“标签”。
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,一边是企业反复强调不会窥探用户隐私,一边是用户隐私被泄露的直观感受越来越强烈,这种现象亟须引起行业和监管部门的重视。
5月28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《数据安全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规定,网络运营者应当为用户提供停止接收定向推送信息的功能;用户选择停止接收定向推送信息时,应当停止推送,并删除已经收集的设备识别码等用户数据和个人信息。
吴俊建议,APP在做用户画像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,守好数据获取“最少必要原则”的底线,同时各APP应以更显著直接的方式向用户开放拒绝“被标签”和个性化广告推送的操作入口,让用户享有选择权。

- 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2019年9月4日,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,会上黄鹄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多款产品引发了观众、专家和客户的...
- 滴滴自制脱口秀:柳青遭遇连番吐槽“暴击”中新网9月4日电 4日,由打车引起的吐槽节目《七嘴八舌吐滴滴》在腾讯视频首播,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和滴滴员工、滴滴司机一起献...
- 人造肉不是肉,好吃吗?徐骏作(新华社发) 中华传统美食源远流长,素鸡、素鹅等素食是不少人的至爱,与这些历史悠久的素食相比,它们的晚辈...
- 养老机构床位数7年里,从7.4万增加到12.6万张昨日,北京市政府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——社会民生专场发布会。会上,市委社会工委委员、市民政...
- 我国1~14岁儿童死因排序中,道路交通伤害排在第二我国1~14岁儿童死因排序中,道路交通伤害排在第二。我国每年有2 2万名0~17岁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、致伤。也就是说...
- 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
2019-09-06 08:31:52
- 滴滴自制脱口秀:柳青遭遇连番吐槽“暴击”
2019-09-06 08:28:44
- 人造肉不是肉,好吃吗?
2019-09-06 08:26:03
- 养老机构床位数7年里,从7.4万增加到12.6万张
2019-09-06 08:23:17
- 我国1~14岁儿童死因排序中,道路交通伤害排在第二
2019-09-06 08:12:16